为了抓住全球产业链的制高点,中国的制造业将在未来做到这一点。
金东汉说,疫情给制造企业带来了重要考虑,即瞄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科技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努力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增强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这样,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在正常情况下,进口零件的价格可以稳定下来,这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中国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金东汉认为,这种流行病也为中国制造业抓住全球产业链的制高点提供了机会。美国对中兴通讯和华为的制裁,不仅敲响了“中国芯”发展的呼声,也使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认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飞速发展,对国内半导体技术的研究也在加速发展,部分技术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2019年10月,中芯国际宣布正式量产14nm芯片。华为海思自主研发麒麟系列芯片。在当前对全球集成电路供应链的严重影响下,中国率先恢复生产。它还为高端和中端集成电路供应商赢得了新的机会,以抢占全球市场份额并降低转型和升级的风险。
疫情下的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金东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关键
金东汉认为,中国制造业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使各种因素得以重新配置,生产和制造更加智能化,从而实现了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重大转变。在当前的流行情况下,企业重返工作岗位并恢复生产面临劳动力短缺和在职员工感染新冠状病毒的风险,这导致无人工作坊和黑灯工厂的概念再次引起关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已显示出抗击流行病的力量。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利用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使整个车间的设备系统综合利用率达到70%,生产效率提高了30%,降低了50%。在人员要求上。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基础上,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装备的研制,并迅速重启并有序推进。目前,许多员工在家中在线工作,这也凸显了企业对数字技术的实际需求。可以说,在疫情的影响下,率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制造企业可以增强自身业务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工作和生产的快速恢复,改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