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产业链体系中,中央企业占据着重要位置。连日来,它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扩大投资生产,发挥带动作用。从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梯级电站,到位于广东的国内首台双套H级燃机项目,再到福建周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这些天,中国华电建设的一批各省"十三五"重大工程陆续开工,带动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加快复工。为对冲疫情影响,中央企业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启动重大项目——国家电网全面复工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总规模超过700亿元;中国移动提出,今年底前全国5G基站数量增至30万个的目标不变;三峡集团宣布,在广东、江苏等地开工建设总装机规模392万千瓦、总投资580亿元的25个新能源项目。
保障基础供应,助力复工复产。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华能阳逻电厂实行全员封闭管理,3台机组连续稳定运行,为武汉提供了可靠的电力热力供应保障。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化集团等石油央企在全国的5万多座加油站正常营业,24小时不间断服务,努力做到"不断油、不断气" .
开发金融产品,携手共克时艰。国家电网通过信托、资产证券化、保理等方式,为上游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同时全面推广"电e贷“电e票"业务,为下游用电客户在线提供低成本金融服务,缓解关联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中交集团所属二航局在上交所簿记发行全市场首单疫情防控资产支持证券(防抱死制动系统),发行规模2.3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给予供应链上游中小型企业资金支持。此外,保利、华润、中粮、招商局等央企下属的商业地产公司也纷纷为入驻商户减免部分租金,帮助他们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