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汇编:热钱与金融买办正在掏空中国? 2008,6,24,
文章汇编:热钱加速涌入,警惕热钱做空中国,2008,6,4,
仲大军等:警惕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崩溃,2008,4,1,
扬张:中国的劫难:银监会正为外资全面控股中资银行扫清障碍,
文章汇编:中国崛起的危机与转机,2008,3,2,
文章汇编:刺杀中国金融的封喉一剑:互换,2008,2,
Randall Morck: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前景,2007,10,
张宏良
杨芳洲:中华民族旷古未有的财富浩劫,2007,9,
张宏良:对中国股市涨落效应的分析,2007,8,29,
Lawrence:国家基金正在动摇资本主义的逻辑,2007,8,
仲大军:中国切莫搞海外投资大跃进,2007,7,27,
宋鸿兵:中国上千亿美元买了美国“资产毒垃圾”,2007,7,
黄
昏:中国税收总额迅速超过日本,2007,7,27,
宋鸿兵:金本位的国际金融体系是否会重来?2007,7,
石建怀:货币升值在中国有收缩性效应吗?2007,7,11,
张宏良
赵晓:政府还是屠夫:谁制造了股市白色恐怖?
陆一:中国房地产调控、资本市场创新与全民共享体制,
仲大军:《中国股市的发展与展望》,2007,1,11,
仲大军:股市暴涨与通胀压力驱动,2006,12,20,
陆
一:如何看待基金火爆的市场含义(两篇),2006,12,
世界银行
普华永道:世界各国纳税状况一览,2006,11,
仲大军:论我国税负合理性及财政开支透明性,2006,8,
仲大军:慎谈通货膨胀的好处,2006,7,14,
陆
一: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是为了谁?2006,7,9,
仲大军:论我国商业地产的证券化和流动性,2006,4,30,
曹幸仁等:我国体外循环资金状况和管理对策研究,06,3,
杨晓陆: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战?2006,3,
孔善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产品供给,2006,2,
蒲少平: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比较,2006,1,12,
韩铭珊:崇洋媚外、民族情结与中国银行业未来,05,12,
谢茂拾:对价严重高估,国资流失5000亿元,2005,11,
程苓峰:海外基金:助推器还是榨取机?2005,11,15,
丛亚平:警惕外资对中国金融资产廉价收购,2005,10,
陆
一:什么是中国基金真正的黑幕?2005,9,9,
陆一:基金管理者凭什么行使持有人投票权?2005,9,9,
李华云:从战略高度认识民营中小银行的意义,2005,8,15,
谢文峰 曹孟鸣:欧美IPO询价制及对中国启示,2005,7,
来信:商业银行造假和内控缺陷的14种表现,2005,7,9,
周天勇:中国财政及中美财政税收体制比较,2005,7,3,
仲大军:纳税人税负不均导致国家非均衡发展,2005,4,
论坛记录:中国财政税收与纳税人权益问题,2005,4,22,
唐双宁: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几个问题,2005,5,14,
萧笑天:笑解股权分置, 2005,3,29,
陆一:政策市、闲不住的手与中国股市失常之谜,2005,1,
郑秉文:信托型企业年金更适合我国资本市场,04,5,4,
杨晓陆:放松外汇管制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2004,3,24,
研讨会:如何看待中国的“地下金融”,2004,2,28,
巴曙松高辉清等:中国金融风险评估报告,2004,2,22,
黄燕芬:2003-2004: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04,2,20,
仲大军:中国是否处在新一轮通胀的前夜?2004,1,28,
贺 强:我国股市是“边缘化”还是“显现化”,2003,11,
许善达:中国财税十大战略问题,2003,11,
仲大军:中国的资本流向与国际金融体系,2003,9,23,
吴敬琏: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2003,4,8,
王 君:对我国外资银行政策的看法,2003,2,12,
尹宏毅: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趋势,2003,2,12,
黄海峰:电子商务与风险投资,2003,2,12,
陈明星:对本轮下跌及6.24政策的若干分析,2003,1,14,
张一平: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的考验,2003,1,14,
陈明星: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应当慎重,2002,12,28,
陈明星:2003年中国资本市场热点问题,2002,11,23,
韩复龄:公司融资渠道选择与资本运营,2002,10。
仲大军:资本市场中的道德黑洞说明了什么?2002,7,
徐滇庆: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业改革,2002,6,4,
信息中心:《2001年上市公司年报报告》,2002,5,30,
赵 坤 张亚雄: 关于B股市场发展的若干思考,2002,5,28,
陈明星:上市公司问题的根源、表现及出路,2002,5,20
神原英资 王宇:关于日元汇率的讨论,2002,3,20,
巴曙松:解读当前银行存差神话及其隐忧,2002,4,2,
陈明星:对去年股市下跌行情的分析,2002,4,8,
黄海峰:中国金融业入世后十大发展趋势,2002,1.
仲大军:中国股市:
理念高于制度,2001,11,14,
陈明星:中国是否有利益集团的院外游说?2001,11,27,
研讨会:中国股市宏观论坛会议记录,2001,10,31,
财政
张新光:如何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004,8,17,
仲大军:中国要尽快开征财产税,2003,1,15,
杨继绳:中国财政:令人困扰的难题,2002,1,22,
仲大军:积极财政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001,9,
陈锡文 韩浚:县乡公共财政存在严重危机,2002,12,18,
杨继绳:中国财政:提高两个比重必须慎行,2002,1,22,
仲大军:透析美国赤字财政和债务财政,1997,3,
|
文章汇编:警惕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逆转风险,2008,6,22,
陆一:中国会出现“非典型次贷”危机吗?
2008,5,26,
文章汇编:中国并购交易创下历史新高,2008,5,8,
文章汇编:中国股市仍然孕育着一波大涨,2008,4,24,
陆一:“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印花税
演变史,2008,3,27
Brad Setser:中国如何应对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
左大培:透析美国次级贷款的危机,2007,10,10,
张宏良:建立投资者主导型市场,2007,9,20,
张宏良:中国的证券监管与经济安全,2007,8,19,
杨芳洲:中国的外汇储备何去何从?2007,8,3,
Guonan Ma:中国的资本管制是否有约束力?2007,8,3,
文集:当今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2007,8,2,
仲大军
杨芳洲:1.55万亿巨额国债应投向何处?2007,7,
梁红
等:人民币汇率对国内通胀影响的重要性,2007,7,
段绍译
何必:币值飙升和股市繁荣的危害,2007,7,5,
张东臣:仲大军:中国股市涨到六千点都可以,2007,5,
三位经济学家:中国未来的一场金融恶仗,2007,2,1,
郑良芳
杨晓陆:对外资银行竞争冲击的对策思考,2007,1,
央视节目: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故事,2006,12,15,
田南雁:中国经济表面繁荣下深藏着的病态,2006,11,
陆一:新加坡为什么不计风险强行推出A50指数期货?
余永定:贸易顺差意味着资源错误配置! 2006,8,14,
陆一:全球交易所跨国并购趋势及我国的对策思考,06,7,
陆一:《谁来并购香港联交所?》,2006,7,7,
杨
帆:中国的腐败资金有多少? 2006,4,25,
孔善广等:中国基层财政困状研究,2006,3,26,
陆
一:美国REITs市场的全景扫描,2006,2,17,
陆一: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对中国意味什么?2006,1,
钟加勇:谁剥夺了我买上市国有银行股票的权力?05,12,
杨晓陆:开放内外资市场投资限制的巨大风险,05,12,
杨晓陆:A股全流通:巨大的金融及宏观经济风险,05,10,
访谈录:中央银行专家看中国的银行,2005,11,11,
温铁军:阿根廷的另类货币与穷人市场经济,2005,9,12,
陆一:中国基金代理投票权及衍生问题,2005,8,30,
文 摘:股改问题可能在2008年集中爆发,2005,8,13,
杨曾宪:对中国股市会未来走势的分析,2005,7,24,
袁 剑:被掏空的股市与政府责任,2005,7,8,
杨帆 李勇:人民币升值根据及对经济影响,2005,6,29,
杨曾宪:如何拯救中国股市?全流通方案,2005,5,31,
仲大军:股权分置及中国股市的真正问题,2005,5,12,
王永利:金融机构巨额存差值得高度关注,2005,4,12,
陆 一:政府机构不应扮演市场利益相关角色,2005,1,
郑良芳:我反对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外上市,2004,10,15,
仲大军:变革时代的利器--银行营销经典丛书,2004,8,
杨新英:戏说中国金融中心 [两篇],2004,6,26,
研讨会摘要:中国保险资金的困境与出路,2004,4,5,
郑秉文:构建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战略体系,2004,3,26,
王大用:改革国有银行,解决高风险问题,2004,2,22,
黄燕芬: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环境与对策,2004,2,20,
杨新英:股市全流通--简单问题不要复杂化,2003,12,18,
陆一等:股市笑话二则---减持与二奶,2003,12,18,
研讨会: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总体思路,2003,10,12,
罗伯特·希勒:论金融风险和金融新秩序,2003,4,8,
郑良芳:2002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建议,2003,2,13,
王君:银行业:并非在爱国与卖国间选择,2003,2,12,
陈明星:“中国资本宣言”背景解读,2003,2,12,
黄海峰:金融个性化与重建金融系统,2003,2,12,
黄海峰:银行的“金饭碗”还能端多久?2003,2,12,
陈明星:解读证监会的七大措施,2003,1,26,
张一平:银行上市与上市后的银行,2003,1,14,
张一平:搭建桥梁与甘做桥梁,2003,1,14,
仲大军:中国股市今后的走向,2002,9,30,
王远鸿:货币政策应关注资本市场发展,2002,8,22,
陈明星 包静:对私募基金发展的若干分析, 2002,8,19,
钟朋荣:建立一个对投资者负责的市场
,2002,6,11,
王松奇: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理由及操作建议,2002,4,9,
陈明星:新股配售政策三大理论上的悬念,2002,6,12,
陈明星:中国股市是否受利益集团左右?,2002,5,20,
王长胜 陈明星:尽快确定混业经营改革思路,2002,4,10,
陈明星:苏联解体与近期我国股市下跌,2002,1,21,
仲大军:中国股市为何暴跌?2001,10,8,
仲大军:对当今世界货币的分析,2001,8,
仲大军:我坚决反对开放B股,2001,4,
盛 洪:对冲基金、民族国家和经济自由主义,2000,8
仲大军:中国不宜盲目反通缩,2000,8,
仲大军:美元为何大幅贬值?1995,4,
仲大军:日元升值谁吃亏?1994,11,
仲大军:对当前股市的一些看法,2001,10,30,
顾海兵:当前中国金融危险程度估计,2001,8,
仲大军:股市是否有大行情?1999,9,
仲大军:新兴资本市场为何再度活跃?1996,2,
赵 诚:榆林现象与中国财政制度问题,2001,2,
|